|
|
首页 >> 专题栏目 >> 向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学习 |
刘元昕: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
来源: 时间:2020-01-02 阅读: |
刘元昕 12月30日9时30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和中共云南省委联合举办“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上,澜沧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元昕作《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报告发言。 刘元昕发言称,2015年,中央正式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云南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普洱市澜沧县。 朱院士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澜沧。“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他坚持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 为了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朱院士来到澜沧后第一件事就是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澜沧冬天雨水少,也没有霜冻,很适合在“冬闲田”上种植团队研究多年成果——冬季马铃薯。 朱院士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人员一起亲自种起了马铃薯。采挖马铃薯的时候,村民们全都来围观,有的老人说,活了七八十岁,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洋芋!不仅个头大、产量高,价格还好,一亩地就能赚5000多块钱,直接带动一个贫困群众脱贫。从此,群众再也不用做动员,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来找朱院士学习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朱院士把他潜心研究十余年、世界首创的林下有机三七技术带到澜沧,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本应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巨额收益,他分文未取。 为帮助群众真正掌握农业技能,朱院士组织院士专家,开办了免费的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先后开设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茶叶、林木、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把技术教给身边群众,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如今的澜沧,一块块闲置田变成了脱贫田,一片片生态林变成了致富林,一个个贫困村变成了新农村。在朱院士和团队以及中国工程院200余人次的院士、数百位专家的科技扶贫帮扶下,澜沧县已经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到今年年末,澜沧将在现有基础上,净脱贫78227人,贫困发生率将从朱院士刚来澜沧时的41.17%降至1.61%,提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组织动员群众,朱院士换上迷彩服,主动融入拉祜族群众之中,学拉祜话,唱民族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外面来的人,往往都分不清,谁是朱院士,谁是村里的农民,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农民院士”。 |
本文来源: |
上一篇: 黄惠川:躬耕力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下一篇: 刘鹤会见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