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首页 >> 专题栏目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澜沧景迈古茶园申遗基础好
来源: 时间:2013-10-26 阅读: |
澜沧景迈古茶园申遗基础好
近日,笔者从普洱市召开的机关会议上获悉,澜沧县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的基础较好。 为加快澜沧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工作,在市委卫星书记、政府钱德伟市长亲率澜沧县委书记马先楚、县长李正昌赴云南省文化厅专题汇报申遗工作开展情况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艳波及时召开了市内相关部门、县、乡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分析、协调、部署会,市政府副市长钱德伟又专门邀请分管、负责申遗工作的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熊正益召开了研讨会,进一步分析申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具体研究了申遗工作程序、步骤及时间表。 澜沧景迈山古茶园的种植历史达千亩以上,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茶园,被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赞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是茶叶天然井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地、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又是普洱茶祖朝圣地。而其人与自然和谐、民俗民风浓溢、民居原始也是吸引世界的重要因素。这是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关键、最基础的硬性条件。自2009年始至目前为止,澜沧县已先后出台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间文化传统保护条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景迈芒景古村落的决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芒景古茶园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性法规,县级还指导相关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景迈村茶叶市场管理公约》、《芒景村保护利用古茶园公约》,从村级层面提出了管理保护古茶园的具体措施。此外,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场设施建设方面,已实施了沿路改造,电缆线地理、绿地美化、引水工程、民族文化传承点、观景台、指示牌、标识牌、景迈简介牌等工程,申遗区内“讲究卫生、人人有责”良好风尚已基本形成。这些都是申遗前期工作,澜沧都已基本做到了,这是难得可贵的,是其他不少地方的景区申遗工作中所滞后的问题。 会上,熊正益副厅长还对建立市级专家人才库的专家学者名单做了介绍,拟提供给普洱市委市政府备选。(欧建华) |
本文来源: |
上一篇: 普洱市召开澜沧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工作协调会 下一篇: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