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拉祜资讯 通知公告 视频新闻 党建之窗 文化旅游 综合栏目 专题栏目 热点转载
 
首页 >> 综合栏目
 
七秩风华路,澜沧绽新光

来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李飞雷 时间:2023-04-20 阅读:

70载风雨兼程,70载砥砺前行。作为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县在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往昔,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从曾经的贫穷落后迈向如今的繁荣昌盛,澜沧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其发展成果值得深入剖析与称赞。

经济腾飞是澜沧县70年发展最直观的体现。1953年,澜沧县地区生产总值仅924万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42.83亿元,增长了1545倍。财政收入和支出也实现了巨大跨越,195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52万元,2022年达5.41亿元,增长了1039倍;同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44.92亿元,相较1953年的68万元,增长了6604倍。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8亿元,比1953年的410万元增长886倍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503元、14107元,与1953年相比增长显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澜沧县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产业发展是澜沧县70年发展的关键支撑。农业方面,粮食产量从1953年的4.5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26.14万吨,甘蔗产量增长了9168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07倍,保持“国家级产粮大县”称号,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景迈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业领域,工业总产值由1953年的1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47.56亿元,增长3万多倍。糯扎渡水电站投产发电,精制茶、白糖等产量大幅增长。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幅提升,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强县”“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电子商务飞速发展,2022年,85%以上的农特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完成电商零售额9.06亿元。各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民生改善是澜沧县70年发展的核心目标。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由1953年的65所增加到2022年的244所,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大幅提高,全国首创的“院士专家指导班”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树立标杆,依托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全力打造“一县一名校”。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由1953年的4所增加到2022年的239所,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147.9倍,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6.25%。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20个,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话剧《农民院士》等优秀剧目在全国巡演,舞蹈《摆出一个春天》登上春晚舞台,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彰显。民生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澜沧县成立70年来,在经济、产业、民生等多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瞩目。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展望未来,相信澜沧县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本文来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李飞雷 
 
 上一篇: 景迈山申遗成功,这三点意义不可忽视
 下一篇: 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