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综合栏目 |
那远山呼唤我!总台记者重访澜沧云山村看山乡巨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09-22 阅读: |
幸福生活,劳动创造。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的云山村,是拉祜族群众世代居住的地方。由泥泞小路与土坯房构成的云南澜沧云山村,如今在乡村振兴和科技助力下焕发新生。村民们收入翻倍,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跟随总台记者崔爽,一起探访拉祜族小村的振兴之路,感受云南山村的山乡巨变。 总台记者 崔爽:云南是我生活了11年的地方。五年前我有幸见证并记录下了云山村在东西部协作沪滇对口帮扶下的初步蜕变。回想脱贫前,那里还是竹篱笆环绕、土坯房错落、泥泞小路蜿蜒的景象。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在多方努力帮扶下,2019年11月,云山村拉祜族群众“一跃千年”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总台记者 崔爽:当我离开云南来到北京工作五年后,我最惦记的还是云山村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一起去看一看云山村的新变化。 总台记者 崔爽: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云山村。相比五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如今的变化更让我感到欣喜。一进村我就看到了原来的竹篱笆现在都变成了文化墙,这里还建设了光伏电站。 总台记者 崔爽:刚刚我在村子里逛了一下,发现我们现在的云山村的村民们,精神面貌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记得五年前我来这里的时候,村民们都躲镜头,怕接受采访,也不敢和我交流攀谈。这一次我来的时候,就发现村民们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而且很多人还一眼认出了我,还记得我,我非常开心。可以说这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所以村民们也都变得越来越开朗和自信了。 云山村自然寨村民 张文清:在院士专家团队的帮扶下,我们云山村种植了旱地优质稻,发展了特色养殖业,收入比往年翻了几番,现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总台记者 崔爽: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大家看到了吗,我身后这边绿油油的稻田非常茂盛, 值得一提的是,这片稻田是真正的院士田。2015年9月起,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帮扶澜沧县,朱有勇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来到了这里,成立了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经过一系列科研攻关,2022年开创性地实现了水稻旱种。 总台记者 崔爽:这片稻田收割之后也不会被闲置,因为这片土地还要种下冬季马铃薯,这样一来,彻底改变了云山村以往种植结构单一、效益低下的局面,一年四季农民们都会有收获。 云山村村民 第一期院士班优秀学员 李福:旱地优质稻最高亩产将近700公斤,冬季马铃薯亩产2吨多,一年一亩地实现增收4000多元,我家种了20亩辣椒,还经营着150亩茶园,估计也有20万的收入。 总台记者 崔爽:过去,云山村曾面临一方水土难以养育一方人的困境,村民们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外地打工。如今,在院士专家们的帮助下,这里的村民们学会了多种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的转变。云山村的这些变化,也吸引了很多外出的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云山村返乡创业青年 李四保:我是2021年回到云山村的,我在外面看见市场上比较好的有两个项目,带回来我们家乡发展。我带领大家一起种的生姜,今年的市场行情比较好,每亩的收入有两万多,我带着大家多找渠道,多赚点钱,实现我个人价值,也为家乡做贡献。 总台记者 崔爽: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这次重访云山村我再次见证这里发生的山乡巨变。而这仅仅是云南千千万万个山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现在云南全省8502个贫困村实现100%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光纤网络全覆盖。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785元提高到2023年的16344元,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篇: 小小直播间 承载助农增收“大担当” 下一篇: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佤味酸菜腊猪脚煮稀饭 酸酸辣辣很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