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专题栏目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普洱市:建好“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7-09 阅读: |
普洱日报讯(记者 李超/文 吕禾/图)夏日的普洱,草木生长,百花争艳,处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在绵绵的群山中穿行,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在阳光下宛如银色的丝带,蜿蜒伸展。 这条丝带上有物质丰沛带来的幸福: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从田间地头驶出,运往全国各地。这条丝带上有精神富足带来的欣喜:五湖四海的游客沿路而行,游景迈、品咖啡,串联起乡村振兴的美丽新“途”景。 位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镇高山村的土卡河村民小组被誉为“中国内陆最后一个小渔村”。2020年以前,由于交通环境的制约,土卡河公路作为曲水镇乃至全县交通承载量最大的乡村公路,因公路等级低,路面通畅率差,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曲水镇怒那村、高山村以及两家橡胶公司和土卡河电厂、土卡河国际水文站等近万人的切身利益。 土卡河村民小组组长白应祥告诉记者,在道路未硬化之前,“晴天吃灰,雨天泥泞”是土卡河公路的常态,不仅群众出行不方便,更阻碍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到了雨季,除了接送小孩上学、看病就医必须要出门外,村民们很少出村。 2020年,以曲水镇怒那村为起点,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村民小组为终点,全长22.582公里的土卡河公路实施硬化改造。改造后的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交通的改善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农村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土卡河村民小组立足资源禀赋,吃上了旅游饭。目前,该村民小组已建成12栋特色民宿、10间临江商铺、4家农家乐、1家藤条手工编织家具作坊、2家电商带货农户、6户土特产销售农户,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而这只是普洱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十三五”以来,普洱市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能力,累计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13685.7公里(含2024年完成391.7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建设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59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项目310座。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08万公里,公路密度达68.4公里/百平方公里。乡村旅游、冷链蔬菜、花卉水果等一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因路而生、因路而兴,展现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画卷。 一条好路,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养。普洱市制定出台《普洱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以绿美公路建设为抓手,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难”为目标,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全面推行“路长制”,积极开展示范路创建工作。目前,普洱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80%,绿化率达72%,爱路护路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 得益于有力的管护措施,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于2024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思茅区天士力至南岛河绿美公路、景东彝族自治县黄草岭公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烤墨公路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2年度绿美交通标杆典型示范项目。 高质量运营农村公路,既是检验“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养护成效的“试金石”,也是广大农村群众感受最直接、获得实惠最多的“关键点”。为此,普洱市不断优化农村公路运营服务保障,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完善运输服务体系,助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普洱市将持续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夯实群众阔步走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
上一篇: 普洱:奋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