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专题栏目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 |
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丨开放合作跨越山海迈出新步伐
来源:云南发布 时间:2024-01-16 阅读: |
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云南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月14日起,云南日报开设“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专栏,全方位呈现我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生动实践。
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云南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云南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践行“三大倡议”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云南力量。 互联互通共筑幸福大道 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一直把互联互通作为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中之重。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自身辐射能力、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互联互通,与南亚东南亚的朋友们一起奋斗着、创造着、收获着。 发展基础更牢——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国务院印发支持云南加快建设辐射中心的政策,18个国家部委出台各领域支持辐射中心建设的配套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同步配套形成贯彻落实方案,搭建起支持辐射中心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 列车飞驰在中老铁路红河大桥上。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大通道建设全面发力。中越昆明—河口铁路,中缅昆明—保山、大理—临沧铁路建成通车,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2400万人次,发送货物超过2900万吨;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境外段中老高速万象—万荣段建成通车;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要旅游城市航线全覆盖。 发展共识更强——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驶出友谊隧道。 周涛 摄 近年来,云南深度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主动服务和融入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云南—老挝北部、云南—越北五省、云南—曼德勒等双边合作机制建设,与9个国家搭建12个多双边合作机制。 发展活力更足—— 云南自觉担当起强大的国内市场与巨大的南亚东南亚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把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作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 2023年1至11月,全省农业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以来,全省89个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75%,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上台阶。 磨憨口岸 江文耀 摄 目前,全省已形成以昆明国际枢纽口岸为核心,以磨憨、河口、瑞丽重点枢纽口岸为龙头,以清水河、猴桥、天保、关累港物流节点口岸为支撑,其他普通口岸和边民通道协同发展的“1+3+4+N”口岸发展布局,口岸承载力、带动力、辐射力不断提升。 心心相融共向美好未来 2023年,云南与各国朋友的你来我往亮点纷呈。云南省友好代表团、云南省政府代表团多次访问南亚东南亚国家,为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云南贡献;多个国家的政要客商频繁来滇考察交流,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留学生满怀期待踏上红土地,叩响梦想的大门。 心相近,意相通。云南与各方深化交流互鉴,心心相融,携手共进。 云南成立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等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云南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形成了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等具有云南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成果。 2022年国际瑜伽日暨中印人文交流系列活动现场。资料图 云南组派医疗专家组多次前往周边国家,“光明行”“爱心行”公益医疗活动在周边国家举办,为5400多名当地民众送去光明,为5万多名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儿120多名,为他们带去“心”希望。 这是2023年12月5日在云南昆明拍摄的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走进云南,各国媒体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挖掘精彩的云南故事;“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上,各个国家的青少年“桥”见美好,以赛会友;“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汽车拉力赛已举办6届,“奔‘藤’吧!少年”行动计划联动杭州亚运会赛场的各国青年运动员,飞速转动的车轮上、小小的藤球里,是看不完的风景,说不完的梦想。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开启新篇,从山到海,团结一心向未来。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开启下一个金色十年,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关键之年。新征程上,云南将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开放,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书写新的华彩篇章。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通道重要枢纽建设情况。在工程项目部,他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听取云南省发展滇中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和加强互联互通、建设面向西南开放大通道情况介绍,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 复兴号飞驰在中老铁路上。图源:云南日报 省交通运输厅铁路处副处长张猛: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超2400万人次,验放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旅客;发送货物超29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600万吨,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等10余个国家,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700多种。 聚焦开放前沿 加快通道建设 2021年12月3日,承载着中国老挝两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美好愿景的国际大通道——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老铁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全力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在玉溪市研和站,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驶入,在这里交会、完成编组后,载满水果蔬菜,发往国外。 中老铁路在玉溪市有玉溪站、研和站、峨山站、化念站、元江站5个站点。作为沿线站点最多的州市,玉溪市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外贸转型发展焕发新活力。 “复兴号”列车通过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2022年11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数据显示,2021年中老铁路通车前,玉溪市铁路运输方式外贸进出口货值仅为900万元,2022年增加到5.2亿元,2023年1至10月实现7.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5%。 沿着巍巍巨龙,拥抱开放经济。玉溪,正成为黄金大通道动能澎湃的一个缩影。 通车运营以来,中老铁路客货运呈双旺态势,大通道发展远超预期。省交通运输厅铁路处副处长张猛介绍,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超2400万人次,验放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旅客;发送货物超29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600万吨,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等10余个国家,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700多种。 近年来,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云南以中老铁路为突破点,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和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为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量身定制交通强、产业旺、市场活的发展蓝图。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黄兴能 摄 2023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周年之际,上海和云南两地共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正式开园。作为云南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大项目和引领工程,这是深化东西部协作、推进沪滇合作的重大举措,也是双方优势互补、双向赋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选择。 目前,依托中老铁路,云南积极推动“南出、北上、东连、西接”大物流通道建设,正在形成以昆明为集结中心,东连西部陆海新通道、西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南出辐射东盟国家、北上连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开放格局。 创新开放举措 激发沿线活力 如何放大中老铁路的辐射效应,云南创新实施昆明市托管磨憨镇给出了答案。昔日边陲小镇与省会昆明共建国际口岸城市、共享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红利,逐步实现以“两头”带“中间”,沿线特色经济带加速发展。 昆明获评国家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获批二手车出口、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3个国家级试点。2023年,昆明市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贸易,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55个。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走向南亚东南亚,与10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先后获批,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逐步形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野象谷站,工作人员正忙着装载货物、吊运集装箱,货场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陈飞 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着力构建“一轴两翼多组团”立体化开发新格局,区域协同发展势头增强,沿线综合开发建设加快。主动融入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统筹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发展,突出抓好勐腊(磨憨)、景洪(勐养)、勐海(打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勐腊关累港、景洪勐养大宗货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积极申建中国(西双版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景洪(勐龙)、勐海(打洛)边境经济合作区。2023年1至10月,中老铁路拉动全州物流业实现收入100亿元,增长20%。 中老铁路沿线4州(市)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各具特点:昆明市全力推进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正在逐步形成;玉溪市聚焦国家和省级支持重点领域及方向,通过“通道+枢纽+网络+平台+配套”的具体路径,沿线产业开发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普洱市围绕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把普洱建设成为彰显文化交流中心的窗口、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典范、区域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加速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格局;西双版纳州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正在成为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 以中老铁路为抓手和重点,今天的云南,正努力成为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开放前沿,奋力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记者手记
拥抱机遇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客货运输量屡创新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动,黄金大通道的叠加效应不断放大,沿线经济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思茅区南屏镇曼连村村民许忠的土特产生意比以前更好了。许忠相信,随着普洱火车站片区茶文旅综合体项目落地,会有更多客人来到他的家乡。在这里,不仅可以赏美景、品美食,还能体验茶咖文化、农耕文化。 从亚热带到热带,从春城鸥翔到占芭花香,中老铁路一路向南,串联起中国普洱、西双版纳,老挝万象、琅勃拉邦等多个旅游城市,吸引不同国家的人群跨境出行,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推动铁路沿线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已成为各方发力的焦点。新的一年,越来越多文旅、农林、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正在路上,两国企业、群众搭乘中老铁路的春风,将在双向奔赴中实现梦想、共享机遇,携手奔赴下一站。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乘坐首发列车的旅客在车上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亲历者 王琦 山海同心向未来 从上海临港集团与昆明经开区签署项目共建协议,到2023年12月3日开园,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琦全程参与并见证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从蓝图变为现实。 王琦主要的工作就是与上海方面派驻的同事一道,进行科技城的招商和运营。“园区还没完全建成之前,我们就开始了预招商工作,积极对接东部产业资源的同时主动出击,依托通道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优势,以及省、市、区三级10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吸引企业入园发展。”王琦说,经过不懈努力,一批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云南省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与园区签署意向入驻协议。整个项目招商完成后,将有200多家企业入驻,集聚3000多名高新技术人才,每年产生约1.5亿元税收。 “最近,我们正在与上海纺织协会进行接洽,邀请部分企业到科技城以及磨憨镇考察。”王琦说,上海的纺织业全国领先,这些企业的产业链如果能在园区落户,并依托中老铁路的便利以及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享受到RCEP原产国政策,将大大提高企业对相关市场进出口业务的国际竞争力。 “借助东部产业转移的东风,把上海等地的优质资源与我们‘四区’叠加,和中老铁路通车运营的优势相结合、相匹配,走出我们产业发展的路子,推进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最好回应。”王琦说,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见证一座产业新城的崛起。 玉腊约 乐享铁路经济红利 距离野象谷站2公里的景洪市勐养镇景坎村委会曼听村民小组,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傣族特色村寨,傣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过去由于交通条件较差,村寨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随着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项目部为曼听村修建了一条约2公里长的水泥路,道路不仅可以直达火车站,还与附近村寨的水泥路连接互通。交通堵点被打通后,方便了农产品外运和客商进入村寨收购农产品,也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今年30岁的村民玉腊约,对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所带来的红利,感受尤为真切。合作社将本村和附近村寨种植的火龙果和柚子等水果集中收购后,通过铁路运输销往昆明等地,玉腊约一家的经济收入因此每年增加了近10万元。 玉腊约和同村的5个村民还被招聘到野象谷客运站工作,每月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工作干得好还有奖金。”玉腊约高兴地说。 中老铁路通车后,曼听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2万元增加到了1.6万元。野象谷站招聘公益性岗位时,也会优先考虑曼听村的村民,目前已有10位村民在野象谷站从事安检、保洁、巡护等工作。曼听村民小组还争取到省财政资金,落地了一个冷库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租金收入,招收了30多位村民在冷库就业,每人每天有200元至400元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村寨的蔬菜等产业发展。如今的曼听村,家家住上了400平方米的大房子,户户都开上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杜娟 见证参与农业“走出去” 杜娟作为云南农垦云橡投资有限公司早期进入中老合作项目的员工,全程参与了开垦种植、基地管理、开割生产等环节。 长年坚守在老挝北部胶林深处,奋斗在生产第一线,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一辆摩托车陪伴杜娟往返于相距80多公里的基地间。杜娟的工作日常,也是云橡人的工作日常。 “我们打破了基地开垦传统的‘点穴’做法,创新‘开垦台账’方式,打破基础管理‘三砍两锄’做法,创新‘重锄轻砍’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劳动成本和企业支出。”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成绩,杜娟感到骄傲。同时,该公司积极探索胶林的防火防牛管理,率先建立防牛员、防火观察点和观察员机制,组建村寨灭火队,为胶园防火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 2021年7月,由云南农垦集团与老挝国家农林部合作建设的老挝橡胶产业研究院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目前,检验室建设和农林部检验人员培训已完成,建设了1公顷橡胶苗圃园,并陆续开展增殖苗种植,橡胶育苗、移栽、嫁接等技术标准的培训和推广。 近年来,云南农垦与老挝、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阿联酋等国家开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加快布局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粮食安全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有8个项目纳入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 撰文:刘子语 韩成圆 李承韩 张雁群 浦美玲 戴振华 段晓瑞 龙舟 王淑娟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海报设计:李佳颖 余思婷 |
本文来源:云南发布 |
上一篇: 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丨过渡衔接不松劲 乡村振兴谱新篇 下一篇: 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丨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云南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