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拉祜资讯 通知公告 视频新闻 党建之窗 文化旅游 综合栏目 专题栏目 热点转载
 
首页 >> 专题栏目 >> 时评
 
澜沧时评:用好“传家宝”,读懂“无字书”

来源:云南省澜沧县大山乡大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 时间:2023-05-31 阅读:

国务院总理李强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基层是本“无字书”,里面有真经,有答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基层调研是领导干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具体实践,是与基层群众的一场“双向奔赴”,各级机关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读懂基层这本“无字书”。

开展调查研究态度要端正,“身到”是基础。信息化时代为线上办公创造了条件,但开展调查研究不能以“委托式”“远程指挥式”等简单报数据、总结的形式进行。“虚无缥缈”的办公室式调研只能让调查研究走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路,不能准确掌握“接地气”的第一手资料,导致问题与对策“南辕北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无论何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才能了解最鲜活的实际,深入群众才能倾听最真切的民声,才能为解决问题“开良方”,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开展调查研究视野要开阔,“眼到”是保障。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听真话、察实情,既要见“鲜花”,也要看“枯叶”,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揭露问题。一方面,各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切忌出现发达地方“络绎不绝”、偏远落后地区“门可罗雀”的“两极分化”和“嫌贫爱富”现象。既要到发展“快车道”听经验,取真经,也要深入到“慢车道”找原因,通堵点,实现“同频共振”。另外,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性和全局性观念,既要重视主要矛盾,也要关注次要矛盾。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用“显微镜”查找问题,用“放大镜”分析问题,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善于透过事物表面看本质,善于防范和化解“黑天鹅”“灰犀牛”风险。

开展调查研究方法要创新,“脑到”是关键。开展调查研究是了解事实发现问题、分析研判问题、制定对策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调研方式方法是保证调研取得实效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过程中要“带脑子”,不能“被动式”调研,缺乏思考意识,在听取汇报过程中对汇报总结“照单全收”,在访谈过程中由被访谈对象“牵着鼻子走”。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开展调查研究,调研方案要坚持因地制宜,不能以一个调研方案“走遍天下”,要掌握调研的“主动权”,增强调研过程的不可预见性,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多样化方式,亲自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中了解实情,避免受到被调查对象“事无巨细”准备的蒙蔽和干扰,精准发现问题。(刘能清


本文来源:云南省澜沧县大山乡大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 
 
 上一篇: 澜沧时评:把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实
 下一篇: 澜沧时评:让“禁酒令”成为破除“酒桌陋习”的利刃